欢迎您来到黄梅戏百科网!
网站地图 欢迎关注,公众号:黄梅戏之家

新闻中心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黄梅戏百科网首页 > 黄梅戏人物百科 > 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(简介)

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(简介)

编辑 :

小梅

时间 : 2024-04-07 09:53

  丁永泉,排行第六,人称丁老六,为丁氏十八世,“梁”字派,谱名梁荣,字永泉,艺名丁玉兰清光绪十八年王辰(1892年)六月二十五日午时生。怀宁县总铺象山丁家嘴人。丁永泉十二岁在半职业怀腔(黄梅调)班做杂工、打小锣,十三岁拜叶丙池为师学唱花且,勤学苦练了四五年十八岁正式搭班唱戏,即崭露头角,二十四岁之后,演艺大进,有“黄梅调的梅兰芳”之誉称。常在怀宁、潜山、桐城、至德、东流、贵池等县乡村演唱,丁老六之名在枞江(皖江)两岸。几乎家喻户晓,众人皆知。

  民国十五年(1926年)。他带怀腔班进入安徽省城安庆演唱,为怀腔进城的先行者和主要组织者。经过艰苦的努力,并得人民群众的支持,战胜了反动势力的迫害(为唱黄梅调他在解放前被关押过八次)。使怀腔(黄梅调)在安庆站住了脚。并在市吸收了潘泽海(丁的高徒)、潘孝慈、蔡天赐等新演员。民国二十三年底,他又与郑绍周(怀腔名旦)领班到上海、在九亩地陆家浜、太平桥、新北门等地演出,并在演出实践中大胆探索革新,虚心吸取沪剧、扬剧、越剧、平剧等姊妹剧种的表演艺术,移植了一批剧目(主要是《秦雪梅》、《合同记》等连台本戏),提高了怀腔表演艺术和丰富了上演剧目,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是年九月离沪返皖。此后便在安庆、江镇、石牌等地演出。其间在江镇大雄山田铺花子街演唱两个年头。

  丁永泉以嗓音圆亮、行腔流畅,吐字清晰,表演细腻著称,誉满大江南北。他能演多种旦行。在《乌金记》、《鸡血记》、《罗帕记》、《岳州渡》、《张朝宗告漕》等剧中扮演五个不同性格的陈氏、均各具特色。在《何氏劝姑》中所饰何氏。则以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,紧扣观众心弦。

  严凤英,王少舫二位黄梅戏艺术大师都得到丁永泉先生的帮助。严凤英出生于安庆韦家巷。六七岁时父亲严思明就带她常出入戏园子,幼小即喜爱黄梅调。后拜师学艺登台唱戏,多与丁永泉先生同班,得到丁先生的呵护和不吝指敦。特别是1953年同被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之后,作为老师的丁永泉像爱护亲生女一样,爱护严凤英,她称丁老为丁伯伯。王少舫跟父亲来安庆唱京剧。在暇间常去看怀腔表演。逐渐喜欢上了怀腔(黄梅调),后居然弃京从黄,也多与丁永泉共班同台,王视丁为师。丁永泉对王少舫加盟怀腔特别高兴。常以切磋艺术的形式,点拔王少舫,使他在怀腔黄梅戏表演上突飞猛进,嗣竟成为黄梅戏艺术大师。不仅如此,王少舫的夫人和妹妹也改唱黄梅戏,他们为黄梅戏大发展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

  解放前,怀腔艺人视为贱业戏花子,而他却不顾世俗偏见,要女儿丁翠霞(生于民国八年)拜伶友蔡天赐、柯剑秋(柯三毛)为师,学唱怀腔花旦。他的两个儿子、儿媳妇承家学,长子丁紫臣生于民国十五年丙寅(1926年七月初八未时)唱小生、丑行。妻子彭玉兰,生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(1936年)二月二十六日唱花旦、青衣。次子丁紫旺。生于民国二十七年戊寅(1938年)唱生角。妻子许自友与嫂同庚十二月十一日出生,唱花旦。还有丁大姑之女丁俊美(乳名田铺)黄梅戏艺术家、教育家。丁紫臣的大公子丁普生,生于1954年甲午三月初三日。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

  丁家三代,已有十多人从艺,而多为佼佼者,甚称黄梅戏世家。

  建国之后,他年近花甲,热情支持戏曲三改(改人、改戏、改制),带头组成民众剧团。积极参加排演新戏。土改时,他在《仇深似海》中扮演农民孙世祥之母高氏到市郊演出,受到热烈的欢迎。1953年4月调到省黄梅戏剧团,先生获华东及省戏剧演出观摩大会表演奖。1958年调省艺术专科学校任教,教学认真,艺德高尚,有长者之风,是年,周恩来总理在合肥江淮大戏院接见黄梅戏演职员,他参与接见及合影。1968年戊申五月三十一日逝世,享年七十六岁,丁永泉与夫人饶恩荣合墓葬于怀宁县象山赵凹顶祖山坐北向南,有碑。



微信扫码加入"黄梅戏迷微信群"一起交流。
标签:

热门推荐: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6406 Second.